河南兰考深入乡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凝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大力量******
中国青年网开封1月9日电 1月6日,开封市委宣讲团成员,兰考县委副书记、三义寨乡党委书记陈宣陶走进白云山村,向乡村两级干部和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,凝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。
党员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,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。李琨 摄
活动现场,党员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,共同交流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体会感悟,共话乡村振兴。陈宣陶围绕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》主题,着重从党的二十主题和主要成果、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、中国式现代化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、应对风险挑战等七个方面,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入解读。
陈宣陶向乡村两级干部和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。李琨 摄
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,让大家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、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有了更深刻的领会。面对面、互动式的宣讲交流,引发听众共鸣。大家纷纷表示,听了宣讲后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刻认识,在今后的工作中,要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,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接续奋斗,以新思想、新理念、新要求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。(李琨)
2021年中国水土流失面积较十年前减少27.49万平方公里******
中新社北京1月12日电 (记者 陈溯)中国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12日在北京表示,2021年中国水土流失面积较十年前减少27.49万平方公里。
水土保持状况是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。当天,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中国水土保持有关情况。
朱程清表示,近年来,中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,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“双下降”态势。据水利部最新监测,2021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67.42万平方公里,较十年前减少27.49万平方公里,强烈及以上等级面积占比由33.8%下降至18.93%。水土流失治理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,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。
近日,中国官方印发了《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》(简称《意见》),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指引。《意见》提出,到2025年,中国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更加完善,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,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,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,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%。到2035年,系统完备、协同高效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全面形成,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,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,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5%。
“水土保持率是指区域内非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。”中国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表示,截至2021年底,全国水土保持率为72%。在现有267.42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中,有122.92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沙漠、戈壁腹地和高寒高海拔地区,这些是不宜治理或不需要治理的,在需要治理的面积中,综合考虑水土流失规律、自然地理条件及技术经济等因素,最终只有52万多平方公里有望彻底“销号”,其余的只能实现强度降级。“剩余的水土流失面积都是‘难啃的硬骨头’,提升水土保持率的难度也越来越大。”
为实现《意见》目标,吴文庆表示,下一步将把林草地水土流失作为“减量”的重点,提高林草地植被覆盖度,提升林草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,把坡耕地和侵蚀沟作为“降级”的重点,大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、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、东北黑土地侵蚀沟治理。同时,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,严控新增人为水土流失,加大对在建项目集中扰动期的水土流失防治力度,推动全社会走绿色、低碳、循环发展之路。(完)